平舆文化

主页
分享平舆文化
平舆文化 - 平舆历史故事,风土人情

古城遗址

更新时间:2019-09-25 10:58:05点击:

殷商挚国故城遗址(县保):位于平舆县城。东起文化馆,西至烈士陵园,南到清河边,北及永盛花园小区。始筑于商代,并在先秦及以后历代长期使用。

沈子国故城遗址(省保):位于射桥镇古城村,西周遗址。面积202万平方米。为周文王第十子季载的封国。是中华沈氏的发源地。该遗址为中原地区保护较好的西周、春秋古城遗址之一。

先秦汝坟故城遗址(县保):又称安成故城。位于老王岗乡兴旺店村委一带,城垣呈梯形。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先秦古城之一。据考证,《诗经》中《关雎》、《汝坟》等十一篇创作于此。故城南有安成世家豪族的茔地,号称“十八冢”。

阳城故城遗址(县保):位于后刘乡新集村一带,城垣呈长方形。春秋时为楚所置。秦统一六国后,置阳城县,属陈郡。据考为中国首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乡里。西汉时阳城改属汝南郡。东汉初年裁并入汝阳,为世家袁安的庄宅。唐代在故城遗址上建阳城寺院,至民国仍有遗存。

南北朝汝阳故城(县保):位于郭楼乡高平寺村一带。近年大量出土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钱币“货泉”,乱世铸造的特色明显。据考证为汝阳城,后迁汝南。

战国韩古城遗址(县保):位于后刘乡韩古城村。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军事设施---壁垒遗址。

二、古寺庙观祠遗址

东皇庙(县保):位于县城挚地大道中段东侧。原名圣母庙,又名东塔寺,是一座始建于周代,道教与佛教兼容,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庙。主要殿宇包括:圣母殿、文王殿、东皇阁、老君殿、罗汉殿、袁安祠、二龙祠、陈蕃祠等。寺庙设有诸多地方名人专祠。该寺庙多次毁于战火,又历代重修,今仅存东皇阁。

洪山庙(县保):位于后刘乡洪山庙村,与上蔡白龟庙、淮阳太昊陵齐名,为“豫南三大古庙”之一。远古名谷神庙,据考为商纣王之子殷洪大难余生,自号“洪山隐居”(又名洪山道人)隐遁处。主要殿阁有:洪君殿、先王殿、玉皇阁、牛王宫、马王殿、龙王殿、奶奶殿、阎王殿、天王殿、罗汉殿等。

仙翁庙:位于东和店镇仙翁庙村,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为民驱魔看病的仙人费长房而建的庙宇。

郭寺遗址(县保):位于万冢乡郭寺村。建于隋代开皇元年。五代毁于兵火,宋代重修。主要殿阁有:佛祖殿、罗汉殿、文殊殿、普贤殿、观音阁等建筑。与射桥开元寺和附近的阳城寺院齐名,曾为汝东名寺。60年代初废弃。

东冈寺遗址:位于老王岗乡小岗村西。初为老子庙。东汉中期,人们“诵黄老之微词,尚浮屠之仁祠”,因庙址滨邻汝水鸿隙陂,为当时中原地区的重要漕道,建东岗寺,至唐代达到鼎盛。曾有佛祖殿、佛光殿、老子殿等殿堂十余座,并有大面积寺田。清末废于捻军起义。

回龙寺遗址:位于老王岗乡贾屯村。相传是西汉时期人们为祈祷龙王回此休息、颐养天性而建,名龙社,又称廻龙庙。东汉时期拓建佛教各殿阁,唐代达到鼎盛。主要殿宇为大雄宝殿、龙王殿等。

白龙庙遗址:位于老王岗乡白龙王庙村。古为当地人民为祈求白龙造福乡民而建造。宋代以后,庙内曾建玉皇大帝、土地、三奶奶诸殿阁,香火旺盛。建国后废弃。

玉皇庙遗址:位于玉皇庙乡玉皇庙村。原名为“光武庙”、“刘秀庙”,后名玉皇庙,是豫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。始建于东汉末期,历代重修,60年代初废弃。主要建筑有玉皇阁、天师观、刘秀殿、贾娘娘祠等,其中以玉皇阁规模最大。

庙湾镇会馆庙:位于庙湾镇北区。明代晋秦商人相地脉、卜吉凶,于镇北邻河处创立“山陕会馆”。内设关帝殿、乐楼、天王殿、财神殿、灶君殿、马王殿等。关帝殿气势恢弘,蔚为大观。60年代,山陕会馆废弃,今存马王殿和修复的“关帝殿”及六块明清碑刻。

庙湾镇东岳庙:又名东王庙,位于庙湾镇东区。建于宋代,明时重修。供奉齐天大帝、东王黄飞虎、太上老君、南天老母、西天老母像。南端有一口古井,井上建有供奉姜子牙的庙舍。该庙60年代废弃,90年代初有信徒重修,但形制较小。

陈蕃祠遗址:又名“陈公祠”,位于射桥镇西关。是东汉末期为奠念名重当朝的太傅陈蕃而建。陈蕃晚年因“党锢之争”,被宦官势力杀害,被朱震密葬于此,附近有古称“古冢十二座”的陈蕃后裔墓葬。祠内主要殿堂有:陈公堂、朱震祠、黄浮祠、陈逸祠、范滂祠等,历代修葺。近代祠堂毁于兵火。

张令公祠:又名张令公庙,位于射桥镇古城南。张令公,即汉代平舆县令张熹,字季智,桂阳郡临武县(今湖南衡阳市)人。张熹为官清廉,爱民如子,深得百姓拥戴。因天大旱而焚身求雨,当地百姓立祠纪念。历史上曾屡毁屡修,60年代废弃。90年代初当地信徒筹建祠舍数间,恢复祭拜仪式。

董孝子祠遗址:位于射桥镇古城村东南,与仙女庙毗邻。董孝子即董永,西汉时期寓居汝南,为著名孝子,因卖身葬父感动世人。并与美丽贤淑、擅长纺织的玉贞姑娘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,后世神化为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。当地百姓为纪念董永的孝行,在其故居上建董孝子祠。近代毁于兵火。

织机庙遗址:又名仙女庙,位于射桥镇古城村东南,是纪念汉代汝南孝子董永及其妻七仙女的庙宇。据考证为晋代修建,主要殿堂有:孝子祠、玉女殿(又称七仙女殿)、织机房、月圆堂等殿阁。

射桥壶仙观遗址:位于射桥镇古城村西南,是古人祭祀悬壶济世的壶公和弟子仙翁费长房的观阁。门题“悬壶济世”。东汉时汝南郡治在今射桥镇古城村一带,这里盛传神仙壶公和弟子费长房救死扶伤、惠济黎民、鞭笞百鬼、驱使社公的传说。晋代,当地人们建造殿堂两座,一座为“壶公祠”,一座为“仙翁观”,各具殿舍五间,合称“壶仙观”。

生死祠遗址:又名“范张庙”、“鸡黍庙”,位于射桥镇古城村南。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张元伯、范巨卿、郅君章、殷子微生友、死友之情而建。祠中建生友堂、死友堂,讴歌人间信义真情。民国初年,毁于兵火。

四贤观遗址:位于射桥镇古城村南。据考证,为东汉末年刘备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四贤罹难阔别重逢之地,时称“古城聚会”。后人为纪念四人古城聚会,在此建起“四贤观”。主要殿堂有:赵云祠、张飞祠、关公祠、刘备殿、四贤观等。

开元寺遗址:位于射桥镇中,是豫南地区唯一一座唐代名刹。该寺占地500亩,并有大量寺田,规模宏大。建供奉释加牟尼舍俐的佛塔和天王殿、普贤殿、文殊殿、观音殿、地藏殿、佛贤殿、高僧殿、弥陀殿、佛光殿、藏经阁、三圣祠等大型殿宇。元、明、清曾置僧纲寺,为豫南的佛教中心。该寺60年代被毁,但明代重修的碑碣仍在。

龙王庙(县保):位于县城东北十公里处,是一座千年古庙。该庙清代以前颇具规模,除分造六色神龙宝殿外,还建有禹王殿、玉皇殿、佛祖殿。每年三月十五日举行庙会。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迁移该庙,利用庙址扩建学校。今仅存青龙殿与《皇清重修龙王庙碑记》的残碑一块。

射桥黉学:又名“孔庙”,位于射桥镇小学院内。始建于明泰昌年间,主要建筑有大成殿、东西庑圣迹殿、诗礼堂、崇圣祠等,近代毁废。现仅存诗礼堂。该殿堂为明清时县科庠生科举后举行尊孔授仪的场所,对宣传封建文化有一定的影响。现存诗礼堂系清代重修,整个建筑保护完整。

普照寺秀公戒师和尚塔(省保):又名普照寺塔,位于李屯乡普照寺村西,系金代高僧秀公戒师和尚的墓塔。普照寺原名崇林寺,始建于唐代,毁于清咸丰十年,现仅存一塔。该塔建于金明昌五年(1194年),高14米,共7级,为密檐式砖砌塔,结构严谨,雕刻精美,是豫南地区唯一一座金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