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舆文化

主页
分享平舆文化
平舆文化 - 平舆历史故事,风土人情

历史文化遗址

更新时间:2019-09-25 10:54:43点击:

台子寺遗址(省保):位于庙湾集东南1.5公里处马港东岸,新石器龙山文化遗址,总面积20300平方米,中心处文化层厚6米。采集标本有石斧、纺轮、角锥、骨锥、石镞、骨镞、鼎足、鬲足、甑、澄、滤器等物残片。

西塔寺遗址(县保):位于县城西塔寺街西端,现存遗址周长2160米。经1958年和1981年两次文物调查,查明遗址东部为夏商挚国明堂墓葬遗址,西部为挚国的宗庙区。在宗庙区隋唐时建有佛寺,后建有佛塔等,俗称西塔寺。采集标本有鹿角、罐陶、带孔蚌器、角锥、牙锥、鬲、豆、鼎等器物残片和一组完整的鬲、尊、罐陶。1962年辟为县烈士陵园。

后岗遗址:位于庙湾镇岗李村北,属先秦文化遗址。总面积20400平方米。文化层厚1.3米。采集标本有豆、鬲、罐、绳纹陶片、红陶网坠、蚁鼻钱(楚币)等,保存完好。

王岗遗址:位于东和店镇邢岗村王岗村西,汉代遗址。总面积3万平方米,沿公路沟文化层厚1.3米,地面采集标本有粗绳纹筒瓦、板瓦、盆、豆器物残片等。

月旦评遗址(县保):位于县城小清河中岛上,东汉遗址。为东汉名士许劭、许靖评论天下时事人物的讲坛所在。

大徐铸钱遗址:位于射桥镇大徐庄村内,新莽时期遗址,面积770平方米。1984年省文物局主持发掘,出土有熔铜炉、坩埚、大量铸材“大泉五十”陶范和铸钱所需的盆、罐等器物。

縻龙橛遗址:位于射桥镇赵桥村东的茅河岸边,得名于沈国灭亡和沈国国君子嘉罹难。公元前506年,沈子嘉因拒绝参加晋宋蔡诸国在召陵举行的图谋伐楚的会盟,霸主晋国指使蔡国出兵讨伐。沈子嘉被蔡将俘获斩杀,“縻龙橛”即是刑前索绑沈子嘉的桩柱。该遗址砖块瓦砾丰富,文化层厚度2-3米。

斩龙台遗址:位于射桥镇赵桥村东。即蔡人斩杀沈国国君子嘉的断头台遗址。

拉龙沟遗址:位于射桥镇西关。即蔡人索绑沈国国君子嘉去刑场的一条古路。千年古路流成河,后来这条路变成一条沟,后人名曰“拉龙沟”。

涵头寺遗址:位于高杨店乡新张胡营村,传为“瓦岗寨”。1953年出土过东汉古墓墓基,器物有陶狗、陶屋、陶鸡、陶猪等随葬品,毁于60年代。1979年12月5日,在遗址中心高阜西侧出土一座砖室明墓,其中一件券文证实涵头寺建于明嘉靖以前,早毁。寺因北临涵河得名,涵河传为程咬金的运粮河。同时出土的器物还有:汉代“双鱼镜”、五代器物“注子”,隋唐的锄、加沙鸡腿壶,元明时期的高足碗等二十余件实物。该遗址散布面广,从自东汉、隋唐、五代延续时间较长。推测该遗址为东汉时期的庄园,隋唐时期建寺庙,历元、明至清代后废弃。

战国魏长城—魏岭:位于李屯乡柳庄。战国时为楚国北境,魏国南疆,争夺不休,不断易手。为确保疆域安全,魏国以韩、齐两国为后盾,在南疆边境修筑了魏长城,魏岭即为其中一段。后刘乡的岭王、胡岭等村庄也因曾建有魏长城而得名。

周燮隐居处—东冈遗址:位于老王岗乡小岗村。周燮是东汉汝南郡安成县处士征君。东冈为其父母的墓地。该墓地东滨汉代著名水利工程鸿隙陂,南邻自然川流马林河,取豫南丘陵向豫南平原过渡的灵秀之气,地脉高凸,水患不浸,注涵了周氏祖先择茔求祥最早的风水思想。《后汉书·周燮传》记载:周燮独守东冈之陂,不远父母之国。恪守服丧三年的礼制,三年后仍居住在父母坟冢旁的草庐内,一边日日祭祀父母,一边“肆勤以自给”,过着不应朝廷征聘,非身所耕渔而不食的隐士生活。周燮卒后,葬于此地。

平舆捻军起义旧址:位于县城西南3里。咸丰年间,平舆人陈大喜(又名陈泰和)率众在本村陈家寨结捻起义,后发展到十几万人,纵横数省,动摇了清廷反动统治。后被清军多次镇压,捻军最后失利,陈家寨失陷。1957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陈大喜领导捻军起义议事厅基址、起义祭旗用的石案、石香炉等。

郭寨中共汝正确新地下联络站旧址:位于西洋店镇郭寨,是中共党员郭了凡(女,又名超尘)的故居。郭家拥地千亩,思想进步,倾向革命,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中共汝南、正阳、新蔡、确山联络站就设在她家。旧址现有原平房3间。